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
近年来,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广西以基层为重点,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进一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推进城市医疗卫生资源持续支持县域卫生服务“优服务、升能力、促管理”。如何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让广大基层群众在家门口看病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与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
“人才是提升基层医疗服务的核心要素。”北流市人民医院副院长谢坚代表说,一方面要加强基层医疗岗位的人才培养,另一方面要完善基层医务人员的激励机制,在薪酬待遇上给予倾斜,并为他们提供更多职业发展空间,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此外,进一步推动医疗联合体、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的建设,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的重要举措,这不仅仅是形式上的联合,更要实现实质性的资源共享与协同发展,真正为基层医疗机构补短板、强弱项。
作为一名长期在县城工作的医务工作者,容县人民医院院长梁路生代表认为,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重点是推动人员和服务下沉,提升基层特别是乡镇卫生院的专科服务能力。通过医疗联合体、远程协作网、专科联盟等形式,将县域内医疗卫生人员与县域外公立医院、区域医疗中心、国家医学中心的专家有效联系起来,进一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县级和乡镇基层下沉,提升基层机构的诊疗能力。
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南宁分所主任唐波委员也非常关注医疗卫生领域的改革,在此次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期间,他提交了《关于加强医疗健康领域供给侧改革,提升“家门口”优质医疗资源供给能力的提案》。针对基层医疗资源较薄弱等状况,他建议大力支持基层医疗机构提升精准检测能力,强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基层医疗机构的赋能应用,同时推广“互联网+医疗”新模式,实现“到家诊疗”,即通过线上互联网平台,实现患者居家采样、线上就医指导和送药上门等全流程诊疗服务。
据悉,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近年来广西各地各医疗机构开展了诸多探索。2022年,柳州市人民医院牵头3家二级医院、12家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组建了城市医疗集团。通过实施“博士名医进基层、业务骨干驻基层、业务发展强基层”的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三项工程”,破解二级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高层次人才缺乏、人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2023年该集团服务的患者人数明显增加,患者人均诊疗成本却平稳下降。“大医院的根一定要扎进基层。”柳州市人民医院高质量发展部部长王晓源委员表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还可建成慢病管理点,打造慢病全流程、全周期服务模式,为广大群众打通慢病管理“最后一公里”。
【编辑:苏文清 】